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二百三十四章 经略天下,大目标【求票】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最新网址:www.xbiqugu.net
    书房里的几人,个个多谋善策。

    贾诩只提了句袁绍的儿子,几人沉吟片刻,就大致猜到了其中的意思。

    袁绍的儿子有三个,袁谭,袁熙,袁尚。

    在固有历史当中,袁绍死前,没有明确谁来继承他的位置。

    所以他一死,袁氏兄弟阋墙,相互争权,数年后才相继兵败,为人所杀。

    但袁绍虽然没明确的指定继承人。

    可历史上他将大儿子袁谭,过继给了已故兄长袁基。

    两人在人前背后,都以叔侄相称。

    次子袁熙外放幽州。

    唯独幼子袁尚,面容俊逸,据说最像袁绍年轻的时候,被他留在身边跟随。

    袁绍的意思,其实已经很明显。

    他属意幼子袁尚。

    而袁尚也没辜负袁绍的看重。

    三个儿子中,以他最有谋略胆识。

    史上的袁尚,在袁绍死后,一度联系凉州兵马,共抗曹操。

    连曹操也差点被他算计。

    其汇聚袁绍残留的力量,在冀州抵御了曹操数年。

    当下,袁绍新败。

    袁家培养的死士,谍子,散布各地。

    一些旧臣,士族,或明或暗,都分散在冀州,幽州,并州,青州。

    单是并州,袁氏旧部发现正面打不过赵云,便分散蛰伏到地方郡县,占山为王,成为流寇,亦或由明转暗,甚至表面投效到曹操这边,暗中蠢蠢欲动的人,不胜枚举。

    若想把这些反曹力量,清除干净,常规的方法,至少要数年之功。

    如何把这些人聚集起来,一网打尽?

    贾诩的意思是利用袁绍剩下的两个儿子。

    其次子袁熙,被乌桓人接应走了。

    幼子袁尚,则就在曹操手里,年近弱冠,此前已随同袁绍打理政事。

    把他放出去,招揽聚集其父旧部,就给了曹营一并除之的机会。

    袁尚不是庸才,反而堪用。

    如果再加上一些暗中的推动,比如让袁尚按历史轨迹,去联系凉州的马腾,韩遂,寻求合作。

    曹操就能一起攻略凉州。

    这也是下阶段曹营的发展方向。

    此计非常适用于当下,一举多得。

    曹操本就有这个打算。

    他当初擒下袁尚不还,就考虑过今天的状况。

    至于会不会放虎归山,把袁尚放走,养出大患。

    那是不可能的,如今曹操掌握的权柄,麾下文武的谋算战力,绝非袁尚所能撼动。

    他出去,再蹦跶也只能是个棋子。

    袁尚正好可以继承袁隗的位置,成为曹营的首席‘辅助’。

    曹操等人稍作商议,迅速完善了放袁尚出去,聚拢袁氏旧部的计划。

    郭嘉在一边暗道可惜。

    这确是收拾袁氏旧部,最快砍掉其残余力量的办法。

    他本来也想到了这一计策,让贾诩说了。

    “既然决定这么做,州牧当传令给子龙,放缓在并州用兵。给袁尚留一块地方,不然他很难找到落脚聚众之处。”

    郭嘉补充说:

    “并州比邻凉州,把他放到并州,方便和凉州联系,与我们下一步掌控凉州,占领河西,相互配合。”

    曹操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众人接着进行下一件事。

    “孙策的弟弟孙仲谋,已经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此外,各方皆有人来出使。送来许多贺礼,良马,美婢亦不在少数。”

    郭嘉笑道:“凉州马腾,韩遂,送来几个极西之地的异族少女,与我汉人女子颇有些差异。大眼睛,还白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,带着郭嘉独有的放荡不羁。

    要说曹操的知己,还得是奉孝。

    “良马有多少,列个单子。稍后论功行赏,给大伙吧,我就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曹操瞅瞅郭嘉:“奉孝都专门提了,记一下,异族女子,赶紧分给奉孝几个……等等,他身子虚,还是算了,别给他了,分别的吧。”

    郭嘉脸上刚现出喜色,转眼愣住。

    他探手取出随身的小药壶,下意识的抿了一口。

    现场治病,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?

    贾诩道:“我们已查清楚,皇帝在我们和冀州交锋前,写过一封密诏。所以孔融等人,会帮助刘备传递消息。”

    议事的都是心腹,曹操并未掩饰情绪,眉宇间溢出一缕杀气:

    “皇帝可是以为我不敢杀他……”

    曹操话音未落,看见一旁的荀彧脸色微变,想说话。

    曹操知道荀彧跟着他造反,已是相当为难他。

    不直接伤害皇帝,是荀彧的底线。

    曹操放缓了口气道:“文若你别急,不杀了啊。等形势再稳定稳定,攻下凉州,我们找机会把皇帝送到别家去。”

    荀彧明显松了口气,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“荆州刘表那边,专门派人来,想请和罢战。”

    “他愿意割让城池,其他要求也可以谈。”

    荀彧:“荆州的使者,就在邺城。”

    现在想着议和……曹操道:

    “先拖着荆州的使节,不见。”

    荀彧又道:“封坛拜将,已经在筹备。但还得等些时日,各方战事平定,收拢兵马回来才好。”

    众人议事结束,荀彧,荀攸等人依次退去。

    贾诩没走,郭嘉也没走。

    贾诩说:“关于荆州,州牧不妨回复刘表,让他取刘备的人头来,我们就同意罢战。看他和刘备如何应对!”

    此策大妙。

    即便刘表不同意,消息传过去,也能离间他和刘备的关系。

    何况眼下曹操腾出手来,对荆州是个巨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刘表惊惧下,很可能同意,杀刘备换取北线的安稳。

    这是一条攻心计。

    贾诩献的计策,全是杀人于无形的手段。

    刚才献策放袁尚,也是一条毒计。

    郭嘉感觉心口疼,差点被贾诩气死。

    因为他留下,也想献策离间刘备和刘表。

    麻蛋,又让贾诩说了。

    郭嘉转而道:“我兖州经略天下,为长远计,有些事要早做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往后,州牧是属意以洛阳为中都,还是这邺城,又或者得凉州后,考虑长安?”

    地理上,王都必要选在腹心之地,有纵深,才更安全。

    听郭嘉的口气,就知道他属意洛阳,为将来曹营的治政中心。

    这事情现在考虑还早,但曹操已控七州,峥嵘早现。

    提前准备起来,免得到时候仓促,是对的。

    曹操: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我曹军都要坐镇北方,直面外族,看哪个外族敢南下犯我。”

    他的意思是,就以邺城为中心理事。

    以邺城为都,建铜雀台的宫阙,就要搬上日程了……曹操暗忖。

    建一座大型宫阙,至少要数年时间。

    这和奢靡无关,高祖刘邦也想过节俭用度。

    但萧何当年曾解释说:非壮丽无以重威!

    宫殿不壮丽,便无法让四方朝见之人,感觉到天子的威严。

    兖州这次打仗同样消耗巨大。

    想建宫,又是一笔大花费。

    曹操琢磨着,要是去找家里的小金库要,小金库估计能心疼死。

    那就只能开大墓了。

    等众人退走,曹操手书一封,让人去送给袁绍的儿子袁尚,落实刚才所议之事。

    已在曹操手下被囚禁一年的袁尚,就在邺城一座独立的院落中,周围兵马肃杀,戒备森严。

    曹操的信送过来。

    袁尚看过,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。

    曹操在信里说,袁绍最后的请求,是给袁氏留一丝血脉,答应放袁尚走。

    放我走……袁尚心里的喜悦,炸开般起伏。

    夜幕初降。

    一辆马车被送出邺城。

    袁尚坐在车里,掀开车帘,回看邺城。

    他一出城,眼神中便爆发出一缕阴厉:曹操今日放我离开,将是他一生最大的错失!

    “公子,我们往哪去?”

    车夫也是袁氏的一名死士俘虏,一并放了给袁尚。

    袁尚稍一思忖:“往北去。”

    他此前一直跟在袁绍身边,知道袁氏不少秘密的安排。

    眼下曹操势大,在他眼皮子底下的大汉腹地,不可能有作为。

    袁尚记得父亲在北部边城有些安排。

    袁氏的死间谍子,也有一批在冀州以北。

    他去了便可接手,从此猛虎归山,等掌握了足够的力量,再杀回来…

    搭载着袁尚的车驾,就此一路往北。

    天色暗下来。

    曹府当中,刚刚掌灯。

    典韦从外边探头:“夫人们遣人来问,州牧回不回去和她们一起用晚食,内宅都等着州牧回去呢。”

    “稍后即回。”

    曹操在思虑事情。

    幽州正在用兵,不日将可纳入治下。

    北方只剩凉州了。

    曹操已掌握的州郡中,司隶州是由汉末以前的司州和雍州,两州合并组成,共计七郡116县。

    荆州南阳郡领36县,南郡领17县。

    豫州98县,冀州100县,幽州95县邑。

    七州相加,曹操所掌的‘郡’就超过七十个,县邑近六百。

    曹操吁了口气,从洛阳算起,快五年了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算是小有成就。

    在汉文明的历史长河中,最顶尖的几位雄主帝王,大多以十到三十年来平定天下。

    靠着外挂和来自穿越的记忆,曹操的目标是在十年内,定鼎山河,并打暴外族,扩张地盘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,如果国境过于广袤,政令很难通达。

    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。

    曹操回忆了下过往几年的得失,给自己打个九十五分不过分。

    诸般念头掠过,他让亲兵去叫令晋过来。

    打完大仗,有些缺钱。

    他准备开一座记忆中黄金最多,后世人尽皆知的大墓。

    这次不用词条指向,他自己记忆里就知道那座墓在哪。

    Ps:求票~


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:http://wap.xbiqugu.net,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,无广告清新阅读!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